产业导入困局掣肘特色小镇去房地产化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8-07-31 点击次数:938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两年前,特色小镇概念横空出世,毛笔小镇、汽车小镇、机器人小镇等不断涌现。

  两年后,除了住建部公布的两批403个国家级特色小城镇以外,各省区市提出打造的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数量已超过1500个。

  而同期存在的,还有频现报端的特色小镇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规模目标,以及房地产化倾向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根据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定位,是要将“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目的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

  然而,“当前特色小镇发展存在定位不准、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市场化不足、重物不重人、盲目举债、房地产化倾向明显等七方面问题。”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在《国家特色小城镇投资发展潜力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成熟的特色小镇,都是有产业基础、有特色优势,在市场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而不具备条件,靠行政推动,一味模仿复制,胜者寥寥。对开发商而言,建设小镇并不困难,但如何运营一个小镇、让小镇活下去,各方仍在寻找答案。尽管官方一再强调去地产化,房地产却仍是小镇重要的创收手段。以特色小镇之名获取土地,最终建房卖房的案例已经频现。特色小镇没有房地产,就不形成一个小镇。发展特色小镇离不开房地产,但必须去房地产化,要和多产业融合,把房地产带入新的路径。

  在这点上,多位专家表示,通过产业聚集来规划建设小镇,再吸引人口,是一种良性模式。但在现实中,部分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先行建设小镇来吸引和带动产业,而产业能否导入是未知数,这其中存在风险。

  “小城镇的发展潜力不简单等同于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它既取决于自身独特的资源,又受外部环境影响,既受惠于当前的发展现状,也取决于未来的成长空间。同时,环境载体的承受度、社会服务保障度甚至口碑知名度等都会对发展潜力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冯新刚认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wangdc

 

上一篇: 十三部门发文:严格规范售房租房电话营销等多种骚扰行为

下一篇: 商业地产加速全产业链更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