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亿标签下的2018十大黑马房企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9-02-11 点击次数:1331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2018年是中国“98房改”二十周年,房地产行业新房年销售额从3580亿元激增到当前的1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房地产的生命力和对上下游产业的辐射力,影响了众多行业,也提升了中国城市化的前行动力。但2018年又是重要的历史节点,房地产调控次数从2016年“930”以来高达400次,“房住不炒”背后,每一家房企都是以“高周转”手法、快跑姿态向规模发起冲击。

  据中国网地产统计,2018年全年,销售额突破千亿的房企达到31家,销售额突破500亿的“准千亿”房企达到26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2018房地产市场规模战下,又有哪些跳出围墙的黑马?

  千亿阵营扩军十五家业绩增幅前十均超60%

  2018年,销售额千亿以上的房企增加15家,总数达到31家。

  融信中国以142.63%的业绩增幅高居增幅榜榜首,此外,中国金茂,中梁控股,金科集团也达到80%+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新城控股自2017年跨过千亿大关,2018年实现连跳跻身2000亿阵营,业绩增幅达74.82%。

图:千亿房企业绩增幅

  融信中国:五年十倍千亿房企最大黑马

  作为2018年千亿房企业绩增幅第一的融信中国,从2016年开始,销售业绩一年翻一番。

  连续三年,融信中国业绩增幅均超100%,2016年以107%的增幅实现246亿元的销售业绩,2017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达到502.35亿元,增幅103.88%。2018年更是以142.63%的增幅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18.83亿元,完成全年1200亿元的销售目标。

  融信中国于2003年在福州成立,2015年公司合约销售突破110亿,2016年1月13号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把总部搬到上海。2017年融信中国与海亮集团建立战略合作,收购其地产版块持有的部分地产项目55%股权,使公司进一步完成全国化布局。

  对于融信中国全国化布局,具体从城市看,公司在杭州、福州、上海等地,都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例如杭州,截止到2018年年底,合约销售收入在杭州位列第二名,稳居杭州市场第一梯队。同时融信中国聚焦高效城市,我们深耕长三角与海西地区,融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长三角和海峡西岸占了全公司近80%的土储面积。截止2018年上半年,融信中国土储面积约2517万方,可售土储货值约6800亿,土储平均楼面价约6463元,平均销售单价约21494元。

  对于2019年的业绩目标,融信中国相关人士表示,下半年以来公司适度调整导向,更加注重利润和现金流。具体到营销,就是要实现“有回款的销售,有利润的增长”。2019年整体经营思路仍然是利润和现金流导向,不会突出对规模的诉求。

  中国金茂:规模适度聚焦城市运营

  全面转型城市运营商的中国金茂,今年也在规模扩张上发力。

  2015-2017年三年,中国金茂销售业绩增长率分别同比增长39.99%、61.17%、42.84%,完成复合增长路超过30%的目标。2018年,中国金茂签约目标将增长50%至1000亿元,正式考虑进军千亿阵营,并将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目标定为50%。2018年,中国金茂实现1280亿销售业绩,相比2017年的693亿元增长84.7%。

  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房地产和酒店板块的平台企业,于2007年8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15年,中国金茂明确城市运营商的战略定位,相继全国多地布局产城一体化项目,2018年上半年中国金茂战略签约6个城市运营项目,提前完成2017业绩会上计划签约5个城市运营项目目标。中国金茂定位的“城市运营角色”囊括开发、产业导入以及城市管理等业务,金茂曾公开表示,5年之后希望城市运营类项目对集团供应土地能够达到60%。

  “规模适度、效益优良、品质领先、服务突出”,是中国金茂的发展方针。金茂力争2020年实现2000亿销售,进入行业第一梯队。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从瑞曾在业绩会表示表示,当中国金茂的销售达到两千亿后,会根据市场情况放慢增长的速度,保住毛利润是金茂的核心追求,仍然会把“效益优良”放在第一位。

  中梁控股:阿米巴模式下的地产20强

  中梁在实行全国化扩张同时实行“总部一线,布局三四线”的战略,在去库存等政策的东风下,抓住三四线城市楼市回暖的行情,一举拿下2018年1455.3亿元销售业绩,闯进房企TOP20。

  2017年,中梁地产提出“双千亿”目标:到 2021 年,销售额和总资产均超过千亿,目标进入20 强,冲刺10强。而2016年中梁还是一匹销售额只有336.8亿的“准黑马”。事实是,中梁提前38个月完成三大目标大满贯。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梁总资产突破千亿,达到1347.26亿元;亿翰智库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10月,中梁全口径销售额突破千亿达到1150亿,正式跻身千亿阵营,排名房企销售第19位。

  中梁控股坚持“深耕长三角、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在持续深化全国化布局中,拓展了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云南、重庆等新区域。2018年中梁的触角更是延伸至内蒙古、辽宁等地,直至覆盖全国110个城市。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中梁已进驻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海峡西岸、珠三角五大核心区内22省110个城市共316个项目,总土地储备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米。

  中梁结合自身特色创造中国第一个地产阿米巴管理模式:划分控股集团、区域集团、区域公司等多级管控架构,总部向区域充分授权,区域作为经营主体,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最终形成了“精总部,强一线,小组织”的阿米巴经营模式。

  为加速全国化进程,同大多数规模化房企一样,中梁选择在2016年将总部迁至上海2018年11月13日,中梁正式提交招股书,开启赴港IPO之路,这也是近8年拟上市房企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金科集团:地产+服务 2020年冲击2000亿

  成功转型“美好生活服务商”的金科也在2018年加入千亿大军。

  2017年,金科实现749亿销售业绩,2018年以81.66%的增幅超越千亿达到1360.6亿元,实现金科股份联席总裁方明富在2018年7月“2018年千亿俱乐部中会有金科”的保证。方明富表示,金科将力争在2020年冲击2000亿元的目标。

  金科在布局上的“三圈一带”战略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金科以国家城市群发展战略为导向,战略布局以二线热点城市为主,一线和中心三线城市为辅。围绕“三圈一带”区域战略:即以围绕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为重点进行区域战略布局。2016年开始,金科有意识地增加重庆以外地区的拿地,使得每年重庆地区的新增土储占比从2015年的62.2%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31.5%,同时中西部以外地区的拿地占比也有了大幅的提高,从2015年的9.1%增至2018年上半年的36.1%。

  2014年,金科拉开产业综合运营的序幕。据了解,金科产业目前已进入重庆、山西、成都、长沙、济南等8个省市,完成了“八城十二园”的投资布局。10个科技产业园区项目全面落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金科产业实现签约收入约100亿元,入园企业超过1000家,园区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2019年1月15日,金科与弘阳集团成功举行战略签约仪式。弘阳集团也称得上是2018年地产圈逆袭黑马,由2017年178.1亿的销售额攀升165.58%至2018年的473亿元。

  “要在行业里面有一席之地,合适的规模是必须的,但规模需要和公司的财务状况、资金结构匹配,才能应对和化解风险。金科要在保证安全的边际的情况下,去做大规模”,方明富如是说。

  阳光城:大换血引入中海、碧桂园系管理团队

  阳光城首次进入千亿阵营,便一举拿下1628.56亿元的销售业绩。

  2018年,阳光城实现销售金额1628.56亿元,相比2017年的915亿元增长77.98%,权益销售金额1183.25亿元,销售面积1266.38万平方米,权益销售面积895.11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大福建、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分别贡献销售462.29亿元、326.42亿元、186.84亿元和52.45亿元,其他内地区域则600.56亿元。

  2017年5月从碧桂园离职的吴建斌加入阳光城,一个月后朱荣斌阳光城,“双斌”的到来,阳光城开始呈现“碧桂园式”发展路线,改变原有拿地模式,提出“三全”战略。2017年,阳光城并开始把战线下沉到竞争更小、地价更低的三四线城市。据朱荣斌透露,2017年阳光城掀起了一个投资拿地小高潮,在全国30多个区域,有几十个上百个团队铺天盖地地去拿地。

  得益于2017年的急速扩张,以及人才激励机制带来的员工积极性和运营效率提升,阳光城的规模迅速扩大,2017年实现销售金额915亿元,同比增长95%;2018年销售金额1628.56亿元,同比增长77.98%,成为千亿军团的一员,2018年阳光城拿下了83宗地块,权益土地价款为243亿元。

  新城控股:1000亿向2000亿的跨越

  新城控股依靠2018年2210.98亿元的销售业绩,快速冲进房企TOP10。

  新城控股自2017年进军千亿到2018年突破两千亿,仅耗时一年时间,“住宅+商业”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是其“黑马”爆发的关键。近年来,新城控股不断加速推进全国化布局,形成横跨房地产开发、投资、商业运营管理等领域协同发展战略。

  对于“住宅+商业”,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曾表示,双轮驱动战略形成一种比较好的模式,住宅与商业两个业务能够相互支撑,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新城控股已在全国70余个大、中城市在建及开业96座吾悦广场;2018年实现19座吾悦广场的开业目标,总体开业数量达到42座。

  2018年新城控股经历了架构调整,住宅开发事业部在原先15家城市公司的基础上,扩展为10家区域公司以及15家城市公司;商业开发事业部除优化总部职能外,试点“事业部-区域-项目”三级管控模式;商业管理事业部新成立8个区域公司。

  城市布局方面,截至2018年底,新城控股已布局全国98个城市,项目总数超460个,坚持以长三角为核心,并向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重点城市群扩张的“1+3”战略布局。

  关于2019年目标,吾悦广场2019年计划开业22座。同时,有媒体报道,2019年,新城控股合同签约总额目标是3500亿元。其中,住宅开发签约额目标2600亿,商业开发签约额目标850亿,商业管理签约额目标是40亿,其他业务10亿。

  准千亿房企阵营频现黑马四房企实现业绩翻翻

  2018年,年度销售额在500亿—1000亿的准千亿房企阵营达到26家。

  建发房产由2017年突破300亿的销售额一举增加166.93%至离千亿只差不到40亿的距离。此外,新力地产、东原地产、中国奥园也均实现业绩翻翻,离千亿目标咫尺之遥。

图:准千亿房企(500-1000)业绩增幅

  建发房产:2018距千亿最近的准千亿黑马

  成立30多年的建发房产,一直有别于闽系房企极速扩张的低调。

  亿翰智库数据显示,2017年,建发房产销售额达到359.8亿元,一年时间增长166.93%至2018年的960.4亿元,离千亿目标仅差不到40亿。据建发房产2018年半年报,建发房产2018年的目标就是“去库存”、“促签约”,2018年的业绩也主要来自于去年的储备。

  身为建发集团旗下的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发房产从厦门起步,目前业务遍及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长沙、武汉等二十余座城市,成功开发了百余高品质房地产项目,产品涉及城市精品住宅、高端别墅、写字楼、商业及综合体、学校、医院、会议中心、五星级酒店、大型公建等类型。

  建发房产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在上、下游行业开拓出区域内领先的物业管理和土地一级运营业务,形成了旗下拥有二百五十余家全资及控股企业的专业房地产开发集团,并通过旗下控股香港上市公司建发国际集团(股票代码:01908.HK)接轨国际资本市场。

  新力地产:从一个项目到一千亿

  新力地产,一家8年前从南昌起步的地产企业,前3年只打造了一个项目。

  第4年8盘同发,第6年实现百亿销售额,挺进行业百强之列,第8年以增幅116.63%达到925亿销售额,离千亿仅一步之遥。这个以火箭速度蹿升、成功完成逆袭的黑马企业,2017年,新力地产将企业总部从福地南昌东迁到了上海,此举被视为是新力地产应彻底落实全国化布局所需的重要战略之举。

  新力地产始终坚持“城市深耕战略”,从2016年开启全国化布局,到2017年战略升级为“4+X”城市策略,即“以南昌为中心的中部区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区域”的全国四大区域布局。2018年,新力地产已成功布局26座城市,开发超过100个项目。

  产品方面,新力已经形成“湾”“园”“悦”三条住宅“三大住宅产品线,”迷你型商业综合体“、”区域商业购物中心“,”城市级大型购物中心“、”精品公寓“、”超甲级写字楼五大商业产品线。

  得益于产品线的标准化,新力做到了湾系产品从拿地起算,5-6个月开盘,12个月现金流回正;园系产品从拿地起算,7-8个月开盘,15个月现金流回正。如此,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

  东原地产:靠品质与服务完成规模扩展的“独一份”

  先把土地储备好,等研究好产品,再开发。

  2018年,迪马股份旗下房地产板块东原地产迎来业绩爆发,由2017年298亿增长104.06%至2018年的608.1亿元。就东原地产来讲,东原集团亦在不断苦练内功,建立企业持久增长的长效机制,力图做一个成功的中长跑企业。

  过去三四年,东原集团通过体系的建设不断赋能,从2015年主抓运营体系,到2016年抓投资,到2017年底提出区域化,再到2018年强调大营销体系的作战能力。体系建设带来的组织赋能作用立竿见影,东原集团能够在西安、昆明等城市快速打开局面的原因同样在于对区域化的执行。

  东原地产是目前物业行业首个正式上线发布三条跳出业态、匹配社群及地产产品线的物业企业。目前以“东御”“原臻”“原馨”三条管家线为主力服务体系的“原管家”将长期服务于东原集团“印”系列及“阅”系列产品。同时社区运营方面,东原地产建立包括“童梦童享”儿童社区、“原。聚场”三个产品。

  据悉,东原地产在2017年便拿下超千亿的土地储备,加之印、阅系列在各大城市落地以来才能受到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并最终助力实现500亿、50强的“双五”目标。

  中国奥园:业绩破900亿弹药充足

  912.8亿,中国奥园完成2018年730亿销售目标的125%。

  2016年68.8%增速,2017年增幅78.1%,到2018年100.22%的增幅,三年时间,奥园合约销售金额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2.37%。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中国奥园总计新增31个项目,建筑面积约为727万平方米,其中有89%通过收并购获得。新增土地成本约为812亿元,平均土地成本2065元/平方米;总计建筑面积约为3001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为3275亿元,可供未来3-4年发展需要;按土地储备区域分布划分,华南的土地储备总量为1541.7万平米,占比51%。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娴熟的收并购操作,获得廉价土地,中国奥园坐拥了充足且高质量的可售资源,而且由于地价低,也保证了奥园较高的利润空间和去化优势,这也成为奥园今年业绩和利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8年11月29日,中国奥园公司名称正式由“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反映公司的长远业务策略。

  奥园管理层表示,近几年来,奥园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奥园提早布局,目前已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健康医美、文旅养生、跨境电商等板块,随着各板块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业为主、纵向发展”的业务格局。

    来源:中国网地产

编辑:wangdc

 

上一篇: 互联网寒冬“袭击”写字楼

下一篇: 北京写字楼市场“由售转租”趋势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