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丰台】|科技引擎推动区域发展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22-01-11 点击次数:415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为了实现“妙笔生花看丰台”,丰台区紧抓“城南行动计划”“两区”建设等契机,突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城市品牌建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正成为引领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提升北京全球竞争力的引擎,推动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丰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中国名牌》杂志社、北京北广传媒城市电视、北京丰贸投资公司成立丰台城市品牌创新工作室,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调研走访。在区两会期间,策划推出“解码丰台”系列报道。整合丰台驻区企业、特色产业的资源,共同“点亮”丰台城市品牌新形象。

  近年来,丰台区大力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出台《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试行)》,在服务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集中发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丰台区以“两区”建设统领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深化完善科技创新产业生态链,加快建设具有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高地。

  9月18日,《中国名牌》记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南四环的中关村丰台园看到,一栋栋办公楼错落有致,街道整洁宽阔,玻璃幕墙里是正在孕育的挑战与机遇,高品质的商务楼宇彰显着这里的青春与朝气。

  开窗见绿成为丰台园办公标配

  经过30年发展,丰台园已成为丰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首都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和高技术创新基地。总收入由建园初期的6200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6649亿元,留区税收41.4亿元,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是丰台区“两区”建设的三个重点功能区之一。

  为落实“两区”建设,2021年丰台园推出了“新开放五条”(《中关村丰台园进一步扩大开放、激发创新活力的措施(实行)》),优化“类海外”发展环境,推动全球创新资源聚集,激发国际化活力,助推园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新开放五条”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向园区聚集,与丰台区“丰九条”、丰台园“创新十二条”形成由点到面的完善政策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丰台园构建了“多业态、全链条”创新生态,园区中聚集了150余家重点轨道交通企业,轨道交通产业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元,已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区。

  “近年来,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律,用好各类资源要素,不断厚植产业发展的土壤,初步搭建起产业生态系统的四梁八柱。”中关村丰台园管委会产业一处处长山显彬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服务的水平,不断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踏踏实实做优做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位于丰台园东区的在中国通号大厦是一栋铺满碧蓝色钢化玻璃的现代化建筑。在大厦内的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简称卡斯柯)产品展示中心,记者看到一套大屏演示系统、三组演示操作台和一套城际列车仿真驾驶演示系统,在这里可以完成青藏铁路ITCS列车控制系统的场景演示和测试工作。

  据了解,卡斯柯是中国铁路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卡斯柯模式。卡斯柯已拥有百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的系统技术和产品。“卡斯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创新之路,同时也成为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建设者和见证者。”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志对记者说。

  夯实根基,形成产业有力支撑。为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丰台园打造了特有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公司落地丰台园,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

  纲举目张,引领产业发展方向。2020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铁路发展论坛开幕式上,丰台区政府颁布了由丰台园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印发的《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从关键技术研发、打通创新链条和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举措。

  资本护航,推动产业接续发展。丰台园积极推动丰台区、中车资本管理公司和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轨道交通产业基金,推进金融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

  2021年3月,丰台区和北京交通大学深入合作,在丰台园共同建设“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并引进北京轨道交通协同创新研究院和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两家新型研发机构,调动企业、高校和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资源,推动产业的协同创新提升丰台园科技创新能级,增强品牌内生动力。

  航空航天“上链”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顺利完成三个月的空间站巡天之旅后凯旋,全国网友在新华社客户端、新浪微博和哔哩哔哩等平台观看了神舟十二号宇航员返回地球的直播节目;10月3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也将发射升空……“面向星辰、脚踏实地”。我国航空航天产业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航空航天人的牺牲与奋斗,离不开众多航空航天品牌企业在背后给予的强大支撑。

  作为航空航天产业摇篮的所在地,丰台园是国家航空航天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各环节的分布使得丰台更容易建立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更适合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集群。园区内聚集了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和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企业108家,正逐渐发展成为带动丰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1年1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的《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确了要发挥央企和头部企业在产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卫星网络产业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新高地。这是丰台区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强心剂。

  作为丰台区航空航天企业代表,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总经理袁鸿翼对记者表示:“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充分运用丰台区航天产业聚集优势,利用传统航天平台禀赋,研发出好产品,在技术与产品生产过程中保证质量,在商业层面吸纳优质合作伙伴,打造产业链和价值链,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创立时的10余人到如今近200人的队伍,袁鸿翼所在的事业部是丰台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坚定的实践者。

  丰台区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都是千亿元级的产业,基础厚实,资源储备丰富。丰台区要以“两区”建设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区域高精尖产业发展、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和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对此,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邹洪表示,联盟坚持“搭平台、聚资源、促合作”,着力打造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协同平台,推动行业协同创新。会员企业涵盖研发、设计和制造等领域,覆盖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成立半年多的时间里,联盟先后承办了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生态发展论坛、2021年丰台区航天嘉年华以及新华社“百年接续奋斗和航天梦托举中国”大型直播活动。

  丰台园能够形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以及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和新材料四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缘于丰台区与驻区企业形成的“手拉手”效应,丰台区各相关单位为驻区企业提供联动服务,打造并夯实了区域内良好的营商环境。丰台园将在释放大量产业空间的同时,持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聚焦科技创新发展,优化软硬件环境,营造更加开放、公平、和谐的投资环境。

  转载自《中关村丰科园》公众号

  来源:北京品牌

编 辑:liuy

 

上一篇: 央行行长易纲:房地产市场预期正在逐步改善

下一篇: 蓝瓶咖啡落户静安区,普洛斯科创园助力生活方式产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