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旧城改造今年投入100亿元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12-02-21 点击次数:1989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阳光+市场+保障”、“两个尊重”、模拟搬迁、自主改造……争当“头雁”高飞示范的锦江,在旧城改造中领先探索、率先突破,近几年来,该区推出系列全新模式,成功进行了近40个搬迁项目,涉及1万余户,创造了“无一户突破标准、无一户强拆、无一例不稳定事例”的奇迹,真正实现了区域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和谐搬迁”、多方共赢的旧城改造搬迁安置新路,为全市旧城改造提供了示范和有益借鉴。

    稳中快进、领先发展,新形势下更需新突破,锦江旧城改造创新探索的步伐加快,力度增强。昨日,锦江区召开了2012年旧城改造工作动员会,会议提出围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态,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推进产业轴线(东大街轴线、滨江路沿线)、重点片区(红星路片区、东大街牛市口片区、东湖片区)的旧城改造工作,按照“四个一批”部署,今年在旧城改造中投入约100亿元资金。

    建设现代化的城区,“形态、业态、文态、生态”是根本抓手,而突破点正是形象较差、交通拥堵、治安复杂的城市老旧片区。“改造旧城,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空间和载体的重要抓手。”锦江区委书记周思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锦江区将趁势而上,再掀旧城改造新高潮,这是深入贯彻“立城优城”战略的具体实践。

    所谓趁势而上,“势”就是要借“北改”之势,乘这几年锦江区旧城改造的良好态势,“上”就是再掀锦江区旧城改造新高潮,再创辉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集中智慧、集中力量掀起“中改”,与“北改”遥相呼应,进一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做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空间。

  任务书

  今年力争完成

  旧城改造50万平方米

    今年,锦江区将继续按照“两个尊重”原则,推行“阳光搬迁”,全力推进产业轴线、重点片区旧城改造工作,着力实施“四个一批”。

    ——突破完成一批。加大攻坚力度,尽快完成已实施的10个项目,涉及搬迁建筑总面积约17.66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7.78亿元。

    ——加快实施一批。加快工作节奏,尽快启动已确定的13个项目,涉及搬迁建筑总面积约38.16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6.22亿元。同时,按照“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指导思想,在去年完成8处低洼棚户点位改造的基础上,力争今年在中心区域再启动实施5处低洼棚户点位改造。这5处低洼棚户点位涉及搬迁总户数约234户、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近万平方米。

    ——招商促进一批。积极创造条件,招强引优,促进8个储备项目的招商工作。其中4个项目要确定企业投资意向,进入实质性招商谈判;4个项目要推介、吸引企业签订投资服务协议,促进企业参与。

    ——策划包装一批。尽快完成重点片区的产业定位、城市设计、规划优化等工作,加强9个旧城改造地块的策划包装工作,充分发掘资源比较优势,提升资源开发价值。

    据悉,目前已有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有意投资参与锦江区旧城改造土地整理工作,意向投资总额近70亿元人民币。

  线路图

  “两个尊重”贯穿旧城改造始终

    旧城改造是各地城市发展的难题,虽然锦江区探索出了“模拟搬迁”、“自主改造”等模式,在过去的旧城改造中战果辉煌,但锦江区区长张余松在动员会上坦言,当前该区旧城改造主要集中在二环路以内,改造成本高、难度大,改造对象类型已从民生改善类型向投资增值类型转变,导致该区旧城改造项目推进遇到不小难题。“虽然任务艰巨,但锦江区坚定必胜的信念,集中智慧、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突破旧城改造工作的难局。”

    锦江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北改”工程,采用“自治改造”方式,提出了“怎么改政府定、改不改群众定”,宜改则改、愿改则改、愿改受益、先改受益,“政策红利递减”等推进旧城改造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这既与锦江区“两个尊重”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更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为强化“两个尊重”的公信效应提供了有利支撑和带动。今年,锦江区将进一步强化宣传“两个尊重”的公信效应,将“两个尊重”理念贯穿旧城改造始终,切实突破阻碍推进的核心症结,保障该区旧城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据介绍,锦江区探索的模拟搬迁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在工作推进中,少数人“绑死”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不时出现,有的项目也因此“无疾而终”。模拟搬迁“民意自主+市场杠杆”的公信效应能够赢得大多数群众的认同、支持,但不能根本解决绝大多数与少数人利益的矛盾冲突,已成为当前旧城改造的主要难题。面临这一难题,锦江区将进一步强化“两个尊重”和阳光搬迁的公信效应,深入领会和运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北改”工程中提出的“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依靠群众做好工作”的思路、方法,拓展思路,创新方法,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收尾工作机制,解决好旧城改造推进中的难题。

    据悉,为打好旧城改造“大会战”,锦江区已经成立了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的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旧城改造会商制度、旧城改造例会制度等,针对旧城改造的相关政策变化、旧城改造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重大问题以及旧城改造的创新思路和模式,会商安排专项研究、经验总结工作;通过会审,以确保全区项目操作模式、补偿标准统筹有序、协调一致……

  新闻链接

  锦江经验:

  阳光+市场+保障

    阳光操作。在以往搬迁中,最先搬迁的老实人往往吃亏,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锦江区推行阳光操作——全面公开搬迁信息;严格执行补偿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公开奖励政策,鼓励早迁。

    市场运作。补偿标准从多年不变到等值等价,按市场评估确定被迁房屋价值,按市场导向制定多种安置方案供选择。

    保障:“住房托底”、“爱心救助”和“就业扶持”三位一体的“托底保障”制度——针对原住房面积小且他处无住房的困难群众,根据项目和市场实际情况设置最低补偿标准,确保这部分群众“零补差”住上补偿安置方案提供最小户型新房,解决安居问题;对患有纳入成都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7种疾病之一的,以及持证的重度残疾的被搬迁居民予以3万元一次性救助;对依托原住房个体经营或下岗、失业的搬迁群众,由政府有关部门开辟就业扶助“绿色通道”,只要本人不挑不拣,保证48小时内提供就业岗位。

  “两个尊重”: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市场规律。

    模拟搬迁:以群众自愿申请改造率达到相应比例,即启动模拟搬迁;在规定时间内,模拟搬迁安置协议签约率达到相应比例,模拟搬迁即转为正式搬迁,反之,模拟搬迁自行终止。

    自主改造:群众自己决定如何改造。“自主改造”的全新模式体现出“居民主导、政府协助、监督到位、和谐文明”的特点。改造中,全体住户投票选举产生的议事委员会作为改造决策主体,自发组建实施主体对片区进行整体改造,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对改造展开全程监督。

  去年

  锦江近4000户受益旧城改造

    昨日,锦江区在通报中说,去年锦江区旧城改造工作按照市委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以“城市更新年”为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精品城区”工作目标,启动实施了16处低洼棚户点位改造项目,涉及总户数584户。旧城改造项目共17个,涉及总户数3300余户。全年投入资金近55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加快了产业发展,改善了民生质量,扩大了公共服务,优化了公共环境,实现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目标。

 

 

上一篇: 成都欲建中西部循环型城市样板

下一篇: 从改造旧城为起点 锦江区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